12月16日,辽宁省法学会海洋法学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维权与执法研究分会暨大连市国际法学会在我校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律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的主题研讨。
第一阶段,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安宁以“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程序评析”为主题探讨了船舶抵押登记程序中的热点问题。她主要从船舶抵押登记的申请程序、审查程序及登记程序三个层面进行评析,并提出建立和完善船舶抵押权登记的相关对策。
我校法学院(海警学院)教师蒋亚男作了主题为“再论竞争法范式下我国航运产业政策”的报告。她以航运业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矛盾为问题提出探讨竞争法范式下航运产业政策的研究意义。在竞争法范式下从我国航运产业政策和航运行业反垄断豁免制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来探寻竞争法范式下我国航运产业政策优化路径。
辽宁泰海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少鹏以“渔政行政处罚相关问题的研究”为题做了报告,并指出了行政处罚现实存在问题。
辽宁渔港监督局处长李志宏以“依港管船制度体系构建”为主题,探讨了解决三无渔船的具体对策。
辽宁省法学会海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法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旭涛对第一阶段主题研讨作了简练精辟的点评。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博士研究生陈盼盼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下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法律机制探讨”为主题,提出了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法律机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二阶段,我校法学院(海警学院)讲师蒋昳芃做了题为“生态补偿视角下的辽宁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的主题报告。她主要从主题的研究背景和概念梳理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辽宁滨海旅游业发展状况及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生态模式的构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博士研究生陈盼盼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下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法律机制探讨”为主题,提出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法律机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闫铁毅以“关于海洋立法的思考”为题,提出了海洋立法需要在区别海洋管理体制与海洋执法体制的前提下进行,并构建海上立法协调机制。
大连财经学院副教授费宏达以“基于立法视角的转变完善我国《海域管理法》”为主题,从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行政法视角展开论述,并从民商法视角提出完善建议。
辽宁省法学会海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淑敏对第二阶段的主题研讨作了精彩的点评,并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洋以 “半闭海视野下的北部湾国际合作问题”为题,阐释了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推进北部湾国际合作健康发展建议。
此次学术研讨会汇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工作者,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交融,也为国内海洋法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为海洋法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有助于推动我国海洋法领域的学术水平,对加快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法学院(海警学院) 供稿